近40萬人染B肝不自知
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,每年新診出患者約有1萬人,而肝炎更是導致肝硬化、肝癌的前奏曲,感染B、C型肝炎病毒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時,肝臟會因反覆發炎,導致肝硬化及肝癌。
國人每年約有 13,000 人死於肝病(包括慢性肝病、肝硬化、肝癌),約占總死亡人數的 8%,比腦中風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等都來得高。據統計,全台約有 220 萬的 B 型肝炎患者,其中不乏30歲左右的青壯族群。近40萬人感染肝而不自知,而肝人數亦高達萬,接受治療的僅 8 萬人左右。
國人常見肝炎有哪幾種
肝臟是人體中最錯綜複雜的器官,除了能量儲存、製造膽汁、外,還可以排除多種代謝後所產生的毒素。肝細胞若遭受外來的(病毒、酒、藥物)破壞就會造成肝細胞損傷致肝發炎。
在台灣,病毒是引起肝炎最常見的原因,目前已被發現的肝炎病毒有 A、B、C、D、E 型等。其中,A型通常會突然發燒,倦怠不適、食慾不振、嘔吐及腹部不舒服。A 型病毒雖不會導致慢性肝炎,但會引起急性或猛爆性肝炎。
目前臨床發現,國人以罹患 B 型、C 型肝炎的患者最多。B 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有胎兒在生產時受到帶原者母親將血液、體液中的 B 型肝炎病毒感染;或是因輸血、打針、穿耳洞、性行為等過程,將 B 肝病毒進入人體。
C 型肝炎在台灣地區成人的感染率約4 %,感染途徑和 B 肝一樣,很多人感染之後發生症狀不一。感染 B 型、C 型肝炎病毒通常症狀會從急性肝炎 → 猛爆性肝炎 → 慢性肝炎 → 肝硬化 → 肝癌。
初期症狀不明顯,風險族群要注意
肝炎通常與民眾飲食習慣、喝酒、工作壓力等有關,一開始通常無症狀,但有些人會有厭食、噁心、嘔吐、腹部不適,甚至關節痛、黃疸、輕微發燒等;若置之不理通常會從肝發炎到肝硬化,若更嚴重就會致肝癌。
若已檢出為肝炎病毒帶原者,建議定期檢查或追蹤,檢查時需做肝功能、胎兒蛋白和腹部超音波,才能萬無一失,給肝臟安心的保障。
建議定期追蹤的風險族群包括
1. B 型肝炎帶原及 C 型肝炎感染者
2. 曾感染過B肝、C 肝病毒已治療者
3. 肝硬化病人
4. 慢性肝炎病人
5. 有肝癌家族病史者
6. 生活忙碌飲食作息不正常者
保持健康作息、均衡飲食並定期接受肝炎檢測與腹部超音波檢查,早期發現並配合醫囑治療,才能遠離肝病、做個健康的肝鐵人。